科學有媒有

著者: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
  • サマリー

  • 這是台灣科技媒體中心(SMC)獨立製作錄製的Podcast。我們認為,在科學與社會的交界之處,需要良好的溝通。

    名字有「科學」,但不止於「科學」。不只是What,我們也在乎Why與How。我們用這檔節目,邀請你一起探索「科學傳播」在這個社會的邊界、意義與可能性。


  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

   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
   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

あらすじ・解説

這是台灣科技媒體中心(SMC)獨立製作錄製的Podcast。我們認為,在科學與社會的交界之處,需要良好的溝通。

名字有「科學」,但不止於「科學」。不只是What,我們也在乎Why與How。我們用這檔節目,邀請你一起探索「科學傳播」在這個社會的邊界、意義與可能性。


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

台灣科技媒體中心SMC
エピソード
  • 【有媒有鳥系列】05 鳥類調查怎麼做、怎麼用?從台南沙崙開發案與草鴞棲地的衝突開始碎念⋯⋯
    2025/02/20

    (這集就不多介紹我們的常駐嘉賓了🌝)

    在近期台灣,如果你關注鳥圈或者草鴞,難免會看到「台南」、「園區」、「沙崙」、「開發案」這些關鍵詞。台南市府2月3日強調,草鴞主要棲地不在沙崙,然而,該地幾年前的鳥類調查報告明確顯示,園區擬定開發地——台南沙崙農場,是台灣特有亞種草鴞的穩定出沒地區,開發將不可避免地影響草鴞族群存續。

    這集,我們從台南沙崙開發案談起,一路聊到鳥類調查的不同方式、目的與挑戰,和大家分享,這些調查與公民科學計劃,可以如何影響決策與溝通機制。當科學數據進入公共討論,我們該如何確保資訊透明、政策合理?

    本集摘要:

    • 不只是草鴞,台南沙崙發生什麼事?
    • 鳥類調查真的可能要上山下海
    • 鳥類標記與系放技術,居然是師徒制的手工藝
    • 政策溝通下的價值角力,可以不是二選一嗎?

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  謝謝你收聽《科學有媒有》,你也可以在YouTube收聽本節目:https://youtu.be/LlEh7-bm1WU

    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「台灣科技媒體中心」製作。你的支持,對我們的穩定運作很重要,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,歡迎你:

    • ➕訂閱我們的podcast
    • 💬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
    • 🧡關注我們的社群,或訂閱我們的電子報,追蹤我們的工作進展
    • 🙇小額捐款,支持台灣科學新聞的發展


  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    本集出場:Sinead,Allen,小童
    剪輯後製:小童
    音樂製作:果葶


   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 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lwg3zf99000v01xq97zh7ce5/comments



  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
   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
    1 時間 6 分
  • S3E05 動物實驗的科學與動物福利,如何相互協作?(【科學講座回顧】收錄 國家實驗動物中心秦咸靜主任 現場Q&A)
    2025/02/18

    Scicomm Today 每月第三個週三,來台北飛地書店和我們聊科學:https://neti.cc/9v4eyAV

    ———

    這是一集遲到的活動回顧🧎。去年,我們邀請了國家實驗動物中心秦咸靜主任出席科學溝通講座,與我們一起探討動物實驗的現況、挑戰與未來發展。

    動物實驗常是爭議性話題,但醫學、藥物與生物技術開發,仍高度仰賴動物實驗來確保使用者的安全。在輿論與法規不斷改變的今天,社會對動物實驗的理解足夠嗎?

    秦主任認為,我們可以選擇減少或選擇其他方式代替動物實驗,但不能什麼都不談。如果完全不溝通,沒有人探討相關知識與資訊,社會對生醫研究的理解可能會流於片面,僅關注動物實驗的倫理爭議,而忽略其在醫學發展與人類健康保障上的重要性,也忽略投注精力發展更多可替代動物實驗的研究方法。

    這一集,我們整理了我們在活動後的收穫,也錄下了當天的QA環節,希望這些資訊,能幫助我們理解動物實驗的多重面向,不僅是倫理與爭議,還包括它在醫學發展、安全評估與替代技術進展中的關鍵角色。

    • 沒有臨床試驗而導致的的歷史事件
    • 哪些新技術可以取代動物實驗
    • 無動物實驗的化妝品,可信任嗎?
    • 硯芳:中元普渡,實驗室買老鼠零食
    • 秦主任精彩QA環節


    硯芳提到的文章:

    • 動物實驗的現在與未來
    • 科學家談動物實驗


    ———

    謝謝你收聽《科學有媒有》,你也可以在YouTube收聽本節目:https://youtu.be/ya0s4OBxgDk

    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「台灣科技媒體中心」製作。你的支持,對我們的穩定運作很重要,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,歡迎你:

    • ➕訂閱我們的podcast
    • 💬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
    • 🧡關注我們的社群,或訂閱我們的電子報,追蹤我們的工作進展
    • 🙇小額捐款,支持台灣科學新聞的發展


    ———

    本集聲音出場:秦咸靜主任,硯芳,小童,Sinead
    剪輯後製:小童
    音樂製作:果葶



  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
   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
    39 分
  • S3E04 南極植被一大片,什麼意思?
    2025/02/11

    【交通運輸,為何要永續? 】活動相關連結:https://smctw.neticrm.tw/civicrm/event/info?reset=1&id=23

    ———
    這是一集幾個月前錄製的Podcast。這一集,我們將視野放到南極洲,看氣候變遷可能會為極地地區帶來什麼變化。

    最新的研究發現,過去 35 年間(1986-2021),南極洲的植被面積擴大了 40 倍,尤其是以苔蘚為主的生態系統正在迅速擴展。而且,這種擴展速度近年來還在加快。這不只是視覺上的變化,更牽動著當地的生態系統、氣候變遷的變化。

    本集摘要:

    • 南極洲綠植從哪裡來?
    • 永凍土解凍,休眠生物復甦中
    • 極地出現新物種,現有生物怎麼辦
    • 氣候變遷變遷報導有多重要?

    ———

    謝謝你收聽《科學有媒有》,你也可以在YouTube收聽本節目:https://youtu.be/iZ92Hhcxs38

    這個節目由非營利組織「台灣科技媒體中心」製作。你的支持,對我們的穩定運作很重要,如果你喜歡我們的節目,歡迎你:

    • ➕訂閱我們的podcast
    • 💬留言告訴我們你對節目的想法
    • 🧡關注我們的社群,或訂閱我們的電子報,追蹤我們的工作進展
    • 🙇小額捐款,支持台灣科學新聞的發展


    ———
    本集出場:小童,佩懃
    剪輯後製:小童
    音樂製作:果葶



   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
   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
    24 分
activate_buybox_copy_target_t1

科學有媒有に寄せられたリスナーの声

カスタマーレビュー:以下のタブを選択することで、他のサイトのレビューをご覧になれま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