粵讀者:星雲大師-迷悟之間

著者: 國際佛光會洛杉磯協會蒙市第一、二、三分會
  • サマリー

  • 《六祖壇經》裡寫道:「不悟,佛是眾生;一念轉悟,眾生是佛。」迷與悟,常常只在一念之間!祈願這一千餘篇的短文,能輕輕點撥每個人本自具足的清淨佛性,讓閱讀者皆能轉迷為悟、轉苦為樂、轉凡為聖。 --《迷悟之間》 星雲大師 為追思緬懷星雲大師,傳播人間佛教,國際佛光會洛杉磯協會蒙市第一、二、三分會特此製作粵語播客節目「粵讀者:星雲大師-迷悟之間」,與大眾一起閱讀星雲大師的系列著作,從而探討人生哲理。
    國際佛光會洛杉磯協會蒙市第一、二、三分會
   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

あらすじ・解説

《六祖壇經》裡寫道:「不悟,佛是眾生;一念轉悟,眾生是佛。」迷與悟,常常只在一念之間!祈願這一千餘篇的短文,能輕輕點撥每個人本自具足的清淨佛性,讓閱讀者皆能轉迷為悟、轉苦為樂、轉凡為聖。 --《迷悟之間》 星雲大師 為追思緬懷星雲大師,傳播人間佛教,國際佛光會洛杉磯協會蒙市第一、二、三分會特此製作粵語播客節目「粵讀者:星雲大師-迷悟之間」,與大眾一起閱讀星雲大師的系列著作,從而探討人生哲理。
國際佛光會洛杉磯協會蒙市第一、二、三分會
エピソード
  • EP63 快樂之道
    2025/02/20

    「粤讀者」: 勞杏玲 洛杉磯協會蒙市第一分會

    後期製作: 洛杉磯協會蒙市第二分會

    本期與大家一同「粵讀」星雲大師《迷悟之間1-真理的價值》中的短文:「快樂之道」

    閱讀全文:

      快樂,這是人人所希求的!世間上,有的人以為有錢就會快樂,但是錢帶給人煩惱痛苦的例子不勝枚舉。所謂「人為財死」,盜匪殺人,不都是見財起意的嗎?大陸文革時,清算鬥爭的對象大都是有錢人,有錢人的痛苦遭遇有時反而比沒有錢的人更多。

      世間上,也有許多人以為「快樂的來源是有愛情就好」;愛情很美,但愛情帶給人的痛苦更多。社會上多少不幸的悲劇,都是源於「情關」難過;多少人為情所困,導致身敗名裂,甚至於「春蠶到死絲方盡,蠟炬成灰淚始乾」,不都是為情而引起的嗎?

      有的人認為有了名位就會快樂。名位可以滿足人的雄心壯志,但一般人名位高了,往往不懂得普利大眾,只知高高在上,反而失去了群眾,甚至失去了自己。也有的人以讀書為樂,但一般人書讀得愈多,愈容易起分別、起執著,所謂「思想問題」,讀書倒反而成為人生的死胡同。

      我人追求快樂,快樂究竟在那裡呢?

      第一、快樂在自己的心裡。心裡的滿足、心裡的包容、心裡的智慧、心裡的信仰,心裡可以製造出快樂的泉源。

      第二、快樂在真情道義裡。人貴真誠,待人以真、待人以誠;這真情道義,就是快樂。

      第三、快樂在人我友誼裡。人不能沒有朋友,朋友之交,相互提攜,這友誼就是快樂的泉源。

      第四、快樂在看破解脫裡。人能看淡世事,從憂悲苦惱中解脫出來,如此,快樂不就在看破解脫裡嗎?

      金錢,不是不快樂,只是人要會用錢,不要被錢所奴役;愛情也不是不快樂,但是愛情要淨化、昇華,不能自私、染污;名位也不是不快樂,若能把眾望所歸的成就,再來分享大眾,人我兩利,豈不更好?

      吾人不要每天只是追求外在的感官之樂,例如眼觀色、耳聞聲、鼻嗅香、舌嚐味、身感觸,這種根塵的快樂是短暫而不真實的。吾人應該追求「無住之樂」,所謂不住色聲香味觸法,應以「無住生心」,才是真正的快樂。唯有內心有真理、有法樂,唯有找到內心的寶藏,才能獲得永恆的快樂。

   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
    6 分
  • EP62 虛榮與務實
    2025/02/13

    「粤讀者」: 勞杏玲 洛杉磯協會蒙市第一分會

    後期製作: 洛杉磯協會蒙市第二分會

    本期與大家一同「粵讀」星雲大師《迷悟之間1-真理的價值》中的短文:「虛榮與務實」

    閱讀全文:

      現代的青少年,只重外表,不求實際,所謂「金玉其外,敗絮其中。」有一個笑話,可以說明虛榮心的毫無意義、毫無價值。

      有兩個人在吵嘴,吵得不可開交,旁邊圍攏著一群愛慕虛榮的人,想替他倆勸解。

      首先,有一個裝金牙的人說道:

      「請你們不要吵了,讓我來給你們陪個笑吧!」

      說著就咧開滿嘴的金牙大笑起來。

      這時,有一個臉上擦粉的人,很快的站起來,指著自己的臉說道:

      「請你們不要吵了,賞給我一個薄面吧!」

      手上戴著金戒指的人,立刻握起拳來,在空中揮舞了一下,說道:

      「你們如果再吵下去,我就給你們一人一拳。」

      腳下穿著新皮鞋的人,說道:

      「你們如果還要再吵,我可要給你們一人一腳。」

      說著,撩起褲管,作勢將腳抬了起來。

      一個身上穿著新衣服的人,奮勇向前大聲說道:

      「請不要再吵,一切都看在我的身上吧!」

      說著,拍拍自己的胸膛。

      這一群好虛榮的人,不能用道理來說服人,也不知用道德來感化人,只用穿著來誇耀自己,難道衣服、鞋襪能夠表現一個人的偉大崇高嗎?甚至有的人,不只日常用品、穿著衣物,都要講究名牌,尤其凡事愛出風頭、喜歡受人讚美、經常吹捧自己等等,諸多浮華不實之事,都是虛榮心的表現。

      其實,做人應該實事求是,不要打腫臉充胖子,不要逞一時之快,凡事要腳踏實地,要爭千秋,不要只爭一時。越王勾踐的臥薪嘗膽,諸葛孔明的隆中養精蓄銳;多少人的十載寒窗,多少人的生聚教訓,都在說明,從務實勤勞裡才能成功。反之,一個人如果只學會虛榮,而不肯務實地做人,就如一棵沒有根的樹,是很容易枯萎的;又如一棟地基不穩的大樓,隨時都有倒塌的可能。所以吾人應知,虛榮只是一時的,務實才是永久的。玄奘大師的「言無名利,行絕虛浮」,正是我們最好的學習典範。

   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
    5 分
  • EP61 真正的公平
    2025/02/06

    「粤讀者」: 勞杏玲 洛杉磯協會蒙市第一分會

    後期製作: 洛杉磯協會蒙市第二分會

    本期與大家一同「粵讀」星雲大師《迷悟之間1-真理的價值》中的短文:「真正的公平」

    閱讀全文:

     有一隻貓,捉到一隻老鼠。老鼠對貓抗議道:「你是生命,我也是生命,大家應該平等相處,你怎麼可以吃我呢?」

      貓一聽,沒想到老鼠也懂得平等,還要求平等。那好,貓就告訴老鼠說:「我就給你吃吧!」

      老鼠說:「你是貓,那麼大,我怎麼吃你呢?」

      「你那麼小,既然不能吃我,那我就吃你了!」

      老鼠默然!貓說:「不要再抗爭了,這本來就是很平等的嘛!」

      平等,不是用強制的手段逼迫對方就範;平等,應該視人如己,互易立場;平等,應該顧及對方的尊嚴、權益。唯有人我共尊,才能達成彼此的平等。

      佛陀說:「四河入海,不復河名;四姓出家,同為釋姓。」佛教主張「人人皆有佛性」,這種本性上的平等,才是真平等。

      不過,理上雖然「生佛平等」,事上卻有「因果差別」。因此,從本性上說,雖然人人皆得成佛;但在事相上,因為各人的福德因緣不一,就有聖凡之分。所以,「平等性中,絕生佛之假名;真如界裡,無自他之形相。」這也是平等。

      兒女與父母要求平等,認為父母為什麼一定要坐上座?兒女要求與父母平起平坐,這是不懂倫理,而非平等,因為平等要「長幼有序」;屬下與長官要求平等,認為長官能,為什麼我不能?屬下要求與長官同等待遇,這是不懂規矩,而不是平等,因為平等要「尊卑有別」。

      真正的平等是立足點的平等,而非齊頭式的平等。一場賽跑,每個人的起跑點都一樣,但是槍聲一響,大家奮勇向前,各人的速度快慢不一,彼此各憑本事爭取第一,不能要求大家同時抵達終點,這才是真正的平等。

      漁夫靠海吃海,平日捕魚維生,大家認為理所當然;山中的樵夫捕捉鳥雀,大家卻以保護候鳥為名而大加撻伐;難道伯勞應該保護,烏魚就該飽人的口腹?平常社會上遇有緊急災變,如九二一地震、梅山礦災等,各界莫不發揮同胞之愛,紛紛施以援手,然而這只是一時的平等,社會上更需要的是,平時的平等。

      「平等」的主張可以消弭人世間的不公平;平等必須植基於人我互尊,要能不分大小、不分貧富,都要互尊,才能做到自他平等。自他、生佛、性相、事理都能平等,才能帶來世界的和平。

   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
    6 分
activate_buybox_copy_target_t1

粵讀者:星雲大師-迷悟之間に寄せられたリスナーの声

カスタマーレビュー:以下のタブを選択することで、他のサイトのレビューをご覧になれます。